导航

    育仁930

    • 登录
    • 搜索
    1. 主页
    2. 兰大2016级钱洲曜
    兰
    • 继续与 兰大2016级钱洲曜 聊天
    • 开始与 兰大2016级钱洲曜 的新会话
    • 举报资料
    • block_user
    • 资料
    • 关注
    • 粉丝
    • 主题
    • 帖子
    • 最佳
    • 群组
    保存
    正在保存

    兰大2016级钱洲曜

    @兰大2016级钱洲曜

    33
    声望
    39
    帖子
    497
    资料浏览
    6
    粉丝
    2
    关注
   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

    兰大2016级钱洲曜 关注

    兰大2016级钱洲曜 发布的帖子

    • 环丙沙星与氨基糖苷-环丙沙星治疗腺鼠疫的比较

      题目:Ciprofloxacin versus Aminoglycoside–Ciprofloxacin for Bubonic Plague
      期刊:NEJM

      Background:

      • 鼠疫是一种高致死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,在抗生素前时代,腺鼠疫病死率超过75%,当前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病死率仍在17%至26%之间。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案被指南推荐(如氨基糖苷类、氟喹诺酮类),但这些建议均基于薄弱证据,缺乏关键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。
      • 马达加斯加是鼠疫流行区,其国家指南推荐一线使用3天注射用氨基糖苷类(链霉素或庆大霉素)后续7天口服环丙沙星;而10天口服环丙沙星单药治疗作为三线选择。氨基糖苷类需注射给药,具有副作用大、组织穿透性差等缺点,因此需要更简便、安全的治疗方案。

      PICO
      **研究设计:**多中心、开放标签、非劣效性、随机对照试验
      P(Population,研究对象)
      • 纳入标准:马达加斯加地区临床疑似腺鼠疫患者(任何年龄、性别),需具备发热史、至少一个淋巴结肿大、且在症状出现前14天内居住或旅行至鼠疫流行区。
      • 排除标准:对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过敏、妊娠、肌腱炎、重症肌无力、使用茶碱或华法林、近3个月内接受过鼠疫治疗。
      • 样本量:450例患者随机分组,其中222例(每组111例)为确诊或疑似鼠疫(ITT感染人群)。

      I(Intervention,干预)
      • 环丙沙星单药治疗:口服环丙沙星10天(成人500mg bid,儿童15mg/kg bid,最大500mg/剂)。
      C(Comparison,对照)
      • 氨基糖苷类-环丙沙星序贯治疗:注射用氨基糖苷类(链霉素:成人1g bid肌注,儿童15mg/kg bid肌注;或庆大霉素:2.5mg/kg/d IV)3天,后续口服环丙沙星7天(剂量同干预组)。
      O(Outcomes,结局)
      • 主要终点:第11天时治疗失败(复合终点,其定义为:出现死亡、发热、继发性肺鼠疫、或在第11天前接受了替代或额外的鼠疫治疗)
      • 次要终点:
      o 第11天治疗失败同时淋巴结肿大缩小<25%
      o 第4天时是否存在发热
      o 继发性肺鼠疫的发生情况
      o 第4天和第11天时,疼痛评分(范围0-10,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)<3分的患者比例
      o 第4天和第11天时,淋巴结肿大大小的平均百分比变化
      o 在第4天、第11天和第21天(或之前)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
      o 对试验治疗计划的依从性

      一、疗效
      • 第11天时治疗失败(主要终点):
      o 环丙沙星单药组:9.0%(10/111)
      o 氨基糖苷类-环丙沙星序贯组:8.1%(9/111)
      o 组间风险差:0.9%(95% CI: -6.0至7.8),上界CI <15%,达到非劣效性。
      • 次要终点:
      o 第11天治疗失败同时淋巴结肿大缩小<25%:环丙沙星单药组的失败率为 46.8% (51/109),序贯组的失败率为 36.0% (40/111),调整后风险差为10.8% (95% CI: 4.3至17.3)。
      o 第4天发热:环丙沙星组 4.7% ; 序贯组 3.7%
      o 继发性肺鼠疫的发生: 环丙沙星组 2.7% ; 序贯组 2.7%
      o 疼痛缓解(评分<3分):第4天:环丙沙星组 32.0% ; 序贯组 38.5%;第11天:环丙沙星组 49.1% ; 序贯组 62.0%
      o 淋巴结大小变化百分比(中位数):
      o 第4天:环丙沙星组 -12.9% ;序贯组 -14.1%
      o 第11天:环丙沙星组 -30.1% ;序贯组 -46.0%
      o 治疗依从性:环丙沙星组 99.1% ;序贯组 100%
      二、安全性 (Safety)
      • 任何不良事件 (Any Adverse Event):
      o 在ITT感染人群中,环丙沙星组的发生率为 18.0% (20/111),序贯组为 18.9% (21/111)。
      • 严重不良事件 (Serious Adverse Events):
      o 在ITT感染人群中,环丙沙星组的发生率为 7.2% (8/111),序贯组为 5.4% (6/111)。
      o 无严重不良事件被研究者判定与试验药物相关。
      • 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:
      o 环丙沙星组和序贯组分别有 2.9% 和 0.7% 的患者因不良事件永久停止治疗。
      • 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:
      o 肝酶异常 (ALT/AST > 3×ULN):环丙沙星组 0.6%,序贯组 0.9%。
      o 肌酶异常 (CK > 5×ULN):环丙沙星组 0.3%,序贯组 0.4%。
      o 新发糖尿病或血糖控制恶化:环丙沙星组 35.1%,序贯组 40.0%。
      o 肾功能恶化(定义:eGFR下降>25% 或 肌酐升高≥0.3 mg/dl):环丙沙星组 6.8%,序贯组 8.3%。
      •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:
      o 两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COVID-19、高血压、上呼吸道感染、鼻咽炎、关节痛、尿路感染、头痛和头晕,发生率相似。

      研究结论:
      在接受治疗的腺鼠疫患者中,10天口服环丙沙星单药治疗在主要疗效终点上不劣于3天注射用氨基糖苷类后续7天口服环丙沙星的序贯治疗方案。两组在死亡、继发肺鼠疫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。环丙沙星单药治疗方案更简便、成本更低,且无需注射,更适合资源有限地区的临床应用。

      发布在 临床前沿
      兰
      兰大2016级钱洲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