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习快一半了!协和的朋友们有无感受分享!



  • 回复: 协和的18级的朋友们一起分享一下见习感受吧!
    至今还没转到内科的我感觉被世界抛弃了😇 摆烂摆得很爽,但是感觉成长得很慢。五个月来最有参与感的是神外,甚至现在和老大还有联络;基外一完全在吃吃喝喝、老大的保护和自习中度过;基外四因为病了没去几天,最后被主治穿小鞋;妇产科也没什么参与感,扶镜子啥也看不懂。

    可能我属于任务导向性选手?没活就不想去。不上课的日子感觉脑子要生锈了😌

    以及完全没有get到手术室的乐趣,大部分时间都站得腰疼,没什么参与感,不知道干什么、想帮忙帮不上是最难受的,偶尔参与一下还要被护士挑刺。



  • @协和-18级-金可涵 哇,谢谢师姐转发家耀哥的建议。我现在处于实习阶段,在临床上有一种无所适从感,感觉还是头脑空空😓 也许学着带着问题进临床会成长的更快



  • 分享一些李家耀师兄的话,觉得很有收获:
    “师妹,偶然在博客看到了关于外科见习的吐槽,虽然我待得地方比不上协和,不过有些心得,仅作为参考吧。
    外科手术上手之前,缺乏参与感是普遍的,事实上,主治这一级有时也会有不能完成重要部分而产生参与感缺失。
    我自己的解决方式就是术前提前想几个问题:
    1.这次手术要解决什么问题?
    2.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术要进行什么操作(切除、修补、剥脱等)?
    3.手术部位的局部解剖是什么样子的?
    4.在解剖的基础上,手术有可能误伤哪些组织器官?
    5.有哪些组织器官绝对不可以误伤(死亡、重度残疾)
    6.哪些组织器官误伤后可以弥补?(小动脉破裂的结扎,非功能脑区的吸除等)
    7.手术后会因为手术(如切除部分肠腔、长时间对脑组织骚扰)而出现哪些并发症?
    8.并发症是否可以通过改进手术技巧或术后用药预防?
    9.无法预防的并发症中哪些最致命,如何处理。

    在病房里,病人并不是只有一种病的病人,是可以在其身上实践多种技巧的,比如,
    如果是中医爱好者,这个病人的脉象是怎么样的?
    如果师妹有意向科室,那么在感兴趣领域健康而在其他领域有病的患者又是什么样的?

    每个科室的医生是如何和患者沟通的,沟通方式与疾病和就诊患者常见文化水平是否有关?患者的感受是什么样的?我是否可以改进自己的沟通技巧?

    最后,该科室医生的工作强度是怎样的,医生疲惫时是如何放松自己的?

    祝见习愉快”

    发在这里与大家共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