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6日苏先生的感想
-
2017年3月6日,我想把一周前我在博客回答西交JOJO的留言(A),以及从这引发出来的,我希望西交930总结经验(B)。把不同阶段目标是什么?需要干什么?想获得什么?脑力激荡下,回答我。
见附件内容A:
今天西交有个同学叫JOJO,现在还在观察期,他在博客留言,附上我的回复:
“对于低年级a的同学,930的病例讨论可以用来扫盲,也提前建立了临床思维和搜索临床疑问的逻辑。因此你的感受我可以理解。但是如果930只是做这些事,那只对低年级有哺乳作用。随着年级越高,你有可能失去动力。因此,你必须清楚地明白,低年级你干什么?你收获了什么?高年级了,你又该干什么?又收获了什么? 硕士生/博士生/毕业工作了当校友,你又该干什么?又能获得什么……如果你不明白那几个阶段的疑问和答案,你就应该向师兄、师姐们问清楚,说明白。
你可以向他们提要求。不然你为什么愿意长长期期当930er? ”
但是同样的,我想问:不同阶段的930人员应该干什么?应该收获什么?你们自己明白吗?如果你们自己都不明白,你们怎么能带领好930的团队。希望你们对每一个阶段该干什么?收获了什么?应该清楚,有答案。希望在930的时间超过5年以上的核心人员,能够弄清楚,说明白,并且发给我看。我也想看。以上我也会发给校友会的葛娟,因为校友这一阶段,也存在该干什么?该获得什么?
苏先生见附件内容B:
关于不同阶段930er的思考
杨传策:
加入930已经7年了,随着时间的增加,也感觉自己的需要在不断增加,目前博士一年级,930应该是能够一起打群架的地方,通过互助小组,通过织网,能够朝着一个方向去进步,和优秀的人在一起,保证自己不掉队,也是督促自己要不断追求卓越才行,每次看到这么多人还在努力,自己也自然不能懈怠,博士课题的探讨,实验技术的问询,都是通过930可以去获得的。同时,现在信息社会,什么最贵?信息最贵。最新消息的获得,方向的明确,都是让自己比别人快一步。在930,缘起一时,情系一生,这种情谊,也是无法替代的,我可以在930成员需要的时候,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,因为930已然成为一个名片,是一个家庭的标志,当然,在我心情低落的时候也能从930得到慰藉,这种情义是需要一辈子珍惜的。马丹阳:
加入930,作为理工类的学生,收获友情,正能量,先生的指导和其他人的帮助,付出的挺少,为博客建设出过一点小力,也帮助过其他人。因为我今年夏天也即将毕业,所以再从校友这块简单说点。毕业后可能不在西安,但还是希望能维持930的圈子,也是人脉和自己的财富(希望收获的)。一点建议: 现在互联网很方便,线上的交流不能断,博客微信可以搞一些新的活动吸引大家,比如刚毕业的校友可能需要考虑租房,以后买房装修等相关事情,可以建立主题群讨论,大家互帮互助。我需要付出的我想就是始终的关注和投入,以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保持主动~宋辉:
加入930算下来快6年了,起初加入的时候,我是大三,那个时候带着对理想的憧憬,对未来的憧憬,觉得930病例讨论模式对临床思维方式的提高有帮助,后来930形式和内容一直在变,我也从低年级慢慢的走向了高年级。从汲取变成付出+汲取。回想着一路走来,低年级的时候无非的希望从930里收获的是临床思维和新的信息(关于考试、考研以及后来的出国)等等,那个年龄段消息太过闭塞,连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又怎么可能做得到,而高年级就是各种信息的传播者。慢慢的我步入高年级,看着低年级同学我会在想我能为这个集体做什么,我能收获什么,低年级所想的应该跟我那个时候也大同小异了吧,所以我尽力带给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讯息,临床、英语考试、出国申请等等,我收获的除了他们这些讯息和资源外,还有友情。因为有930这条纽带的维系,在校外也收获了不少的讯息,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关于如何做,其实还是取决于个人的责任感。从入930的那一刻起,就应该明白为了什么进来,提高专业、英语、结识更多的朋友,这都是自己刚入的时候的目标,而所有930的一切也都是围绕这展开的。明确自己的责任,才能更加积极有活力的做事。杨静:
我2008年入学,同年加入930,可以说930陪伴了我整个大学时光,我见证了它的成长,也在这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,体会了在不同阶段,作为930的一员“我是谁”。
最初的那两三年,作为一个低年级的同学,我什么都不懂,却充满了求知欲,期待证明自己,期待变得和930那些学长学姐一样优秀,期待融入这个大家庭,希望被真诚接纳和认可。因为还没有接触临床,病例讨论的时候很多都不懂,准备病例讨论要花费很多时间,讨论过程中总有一种“原来我还差很远”的感觉,很有压力,但是也会有更多动力,见贤思齐,融入集体,汲取养分,是我在这两年做的事情。
大三以后到大五,开始学习专业课,开始见习实习,接触临床,病例讨论中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,慢慢学习锻炼临床思维,经验尚浅,总能从高年级的同学那里学到新的东西,同时很多基础的知识忘记了,因为有低年级的查漏补缺,又去向他们学,感觉每个人都是老师,高年级要学,低年级也要学,总觉得时间不够,能力不够,想变得更强,想给低年级同学做榜样,害怕被学弟学妹问到的时候答不出来,就要做好充分准备。这个过程成长很快。
到了研究生阶段,已经算是930的老人了,成了曾经羡慕过得学姐,可以去帮助那些低年级的同学,看着他们像曾经的自己,有过很多迷茫,走过很多弯路,希望把自己的经验,成长的教训分享给他们,有了责任感,想成为一双大手,想为曾经陪伴过自己成长的930做一些什么。但是却发现自己并不像曾经期待的那么优秀,觉得现在的这种身份和能力,只是因为比低年级的同学年长几岁,多学了几年而已,等到他们成长到我的这个阶段,会比我现在做的更好,才发现一直以来想错了一个问题,我们不只是纵向的去学习成长,更多的时候应该和同级同一阶段的人去比较,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更加立体客观的定位,知道在每一个阶段都不应该放慢脚步,虽然不曾后退,但是走得太慢,总会被落下。
以上是我在930这8年多的时间里,亲身经历过的心理过程,现在回头来看走过的这几年,认真想想,在每个阶段,作为一个930的成员,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,应该做的更多。我总结一下个人的看法:
我从两个主要方面来说,一是专业,二是情感。
1、 专业
930现在的成员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(划分不一定完全准确):- 初级(大三、大四):刚开始接触临床,重心在专业知识的学习,从个人需求来说,打好基础最重要。有很好的学习氛围,英语方面的学习应该跟上。可以开始参加PBL教学,或是旁听高年级组病例讨论,培养兴趣,激发自己的求知欲,学习自己解决疑问,利用网路、图书馆等资源接触书本以外的东西,拓展知识面。这一阶段,更多的时候是一双小手,需要930高年级的同学来帮助,指导,成长;
2.中级(大五、硕士初):大五以后临床实习接近尾声,临床实践机会很多,有了一定的临床能力,可以给低年级的同学一些指导,但经验不足,在专业上自身还有很多要向更高年级同学学习。有了更多的疑问,需要更多的交流,包括毕业、选专业、选导师、考研、硕士开题等等,需求多了,也就显得在930里边很活跃,是一个给予和汲取相对平衡的阶段。
3. 高级(硕士2-3年级、博士):进入硕士学习的后半段以及博士阶段,在930中算是最高年级的了,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积累,应该成为930的一双大手,主动开始承担一些责任,带领低年级同学开展病例讨论,给他们做一些讲座、培训等等。就个人需求来说,重心可能开始放在科研上,选题、做实验、发文章,此外还可能需要考虑毕业、找工作、出国等等,需要很大的信息和资源,需要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。本校930现有的人员可能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,应该主动联络外校930、毕业校友等来寻求帮助。这个阶段,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一双大手,懂得付出和帮助,毕竟在你曾经是一双小手的时候有大手拉过你。
2、 情感 - 刚加入930一两年的成员,对930的认识可能还不充分,感情没有那么深,归属感不强,也就可能没有太多的责任感。会配合930的活动安排,对有些事情有可能有不满,但不会主动提出。这一阶段,应该更主动的融入930的大集体,创造机会和930其他成员多交流,有故事,增进感情,主动很重要,不能被动等待别人来找你。
2. 加入930 时间稍久一些,比如3-4年,已经基本融入930的大家庭,习惯了930的游戏规则,跟930的很多老成员、新成员都有接触,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,也是930这张大网中很重要的结点。这阶段的930成员应该开始主动承担起一些930的责任要有身为930大家族一员的责任感,努力将大家拧成一股绳,照顾新人,也多联络老成员,纵向将大家串起来。同时,要注意和别的学校的930成员织网,创造更多的故事。
3. 老成员,加入时间在5年甚至以上的,对930应该非常了解了,在930里有了 自己的故事,留下了自己的足迹,交了很多朋友,也有了一定的号召力,见证了930的优秀之处,也能看到他的不足,对这个大家庭应该有了很深的情感。但是,其本身存在的问题是,开始跟930低年级同学脱节,参加活动变少,接触交流变少,觉得自己能汲取的东西锐减,需要付出的很多,不愿意主动参加活动,不愿意主动发表意见参与930建设。其实,这时的我们就像是一个家族里边的长辈,应该有责任心,有担当,主动将930的成员凝聚在一起,协助930的掌舵人把930做的更好。当930现有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,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,从自身实际出发,利用我们930现有的或可能开发出的资源,创造机会和平台,而不是抱着随遇而安、敷衍漠视的态度任其发展,应该始终怀着感恩的心,努力做好一双大手,毕竟曾经、现在和未来你都可能是一双小手。
- 初级(大三、大四):刚开始接触临床,重心在专业知识的学习,从个人需求来说,打好基础最重要。有很好的学习氛围,英语方面的学习应该跟上。可以开始参加PBL教学,或是旁听高年级组病例讨论,培养兴趣,激发自己的求知欲,学习自己解决疑问,利用网路、图书馆等资源接触书本以外的东西,拓展知识面。这一阶段,更多的时候是一双小手,需要930高年级的同学来帮助,指导,成长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