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4-17
-
2017年4月17日,我看到了上海930苏州大学袁媛同学的故事“你是人间四月天 ”。她写得非常好,情深,意厚。对于我的理解,除了深刻,同时也说得很有特色。所以我特别把她的小故事,放在长期留言里,和大家分享。
附上袁媛同学的:
你是人间四月天
“西湖美景三月天,春雨如酒柳如烟”,四月,我们相聚在这水映桃花、杨柳抚堤的地方,欢庆这一场特别的毕业礼,对,独一无二。怀着激动,在终于见到了想念万分的先生,见到了那一张张魂萦梦牵的熟悉面孔之后,一种回娘家的感觉在心口氤氲开来,暖,独一份的温暖。在国飞师兄、谢磊师兄、珍华的精心筹划下,我们有幸穿梭在阳光斑驳洒下的九溪十八涧,在茶田里、小径边回荡起我们无比开怀的歌声,踩着形状各异的小桥墩跨过潺潺流水,美不胜收。路上,先生总是满怀期许地让我们多沾沾师兄师姐大红袍的喜气,而这份期许已然在欢声笑语中被我们肃穆地融进心底。先生一直鼓励930ers读研读博,鼓励我们把一件事做到极致=极限+别致,以前我有体会但不深刻,直到杭州之行,才深切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,对自己的,对身边人的。
每每听完先生的教导,总给我这样一种感受,首先先生会提供给我们一个重要因素:视野,让我们看见世界多大,天地多高、多厚,让我们看见前辈们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,让我们打开视野,认识这个世界、这个时代,这才是首要目标,然后才是教授知识和方法。就如在姹紫嫣红、烟雨朦胧的太子湾,先生问大家:“为什么人愿意亲近山水?”,秀芳师妹脱口而出的那句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一样,知识缺乏,可以去汲取、完善;能力欠佳,可以去训练、强化;唯有扩大胸襟、拓宽视野、得以升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它需要不断地学习、自省、淬火、修炼和砥砺,不把心放在手掌上、眼皮下,而放在高山之巅、大海之上,做人做事才会慢慢有了境界,才能向仁者、智者的方向迈进,所以先生激励我们搏一搏,“别怕,搏一搏,至少以后不会后悔”,这句话,是杭州之行令我感动的瞬间之一,听完后我捏着衣角默默和自己说了声别怕,我可以的,恩,你也可以的。
当晚我们开始了此行最重要的仪式--毕业礼,为此,先生特意请来了协和93级、94级、95级的师兄一同参加,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,尤其当占宇师兄说出那一句“为等这一刻我花了11年”、先生随后回应“我也是”的时候,在场之人无一不为之动容,这是来杭第二个感动瞬间。看着这么庄重的拨穗、授帽仪式,压抑着眼眶的潮湿感,想起《小王子》里的一个片段:小王子在驯服狐狸的第二天,“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。”狐狸说道,“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,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期待你的到来,我们需要仪式。”“仪式是什么?”。“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。”狐狸说,“它使某个日子区别其他日子,使某一时刻不同与其他时刻。”也许,当下我们需要也应该经历这种仪式感,无关矫情,它相当于一个按钮,当你去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是告诉大家,我要开始进入另一个状态了,它只关乎你心中所想。毕业礼前,大家各自分工欢愉地完成了我们的毕业大餐(不过如果没有秀芳师妹在厨房杀伐决断,我们恐怕就享受不到那么多美味了),席间,先生带动大家和特意赶来的师兄们进行深入交流,生怕我们落下。后来先生提醒我们不要局限,学会协作、互通有无。回念一想,闪过了弓和箭的例子,是不是人与人之间要像弓和箭一样,生活中有许多的现实,但弓和箭的现实是,没有另一半,一个人无法完成。人们给予彼此目的,没有弓,箭飞不出去;没有箭,弓是空弓。每一个弓箭手都清楚,无论一张弓多么强,为了能向目标,箭必须笔直;另一方面,如果弓不强,即使是最笔直的箭,也无法达到目标。交情交情,交来的情,真实的社会是人情的往来、交际的联系,一个人单打独斗走不远,更不是禁锢在自己的框里还自觉这边风景独好。也许先生希望我们越早学会协作,那样我们的格局就会比别人更开阔,更能让我们看清了社会的真实形态后更快地适应它。
四月芳菲,春意融融,经历了杭州的骄阳似火与淅沥烟雨,短短两天行程,因为有你们,无比难忘和不舍。不舍你们,不舍先生,想着这位护犊情深的老人,这位拼着自己身体极限来看望、教导我们的老人,心里止不住的感动、感恩,总盼着能有无数下次再见的机会。历经半年再次见到你们,看到你们在春风里朝我微笑点头,朝我走来,你依然明眸善睐,如水盈盈;你依然善解人意,温柔贤惠;你依然才情绰绰,纯洁率真。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我倍加珍惜这份相遇,也相信,下一个繁花盛开的四月天里,能清晰看见你水灵灵的笑容。祝福所有经历社会打磨的兄弟姐妹,愿你们的生命永远都能钟灵毓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