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05月30日


  • administrators

    转自先生:(背景:今年北医和协和的毕业生旅行原本是取消了,后来由北医薛倩师姐出面组织,于昨天和今天出游,针对这次旅行,先生有以下感想,转给各个兄弟院校,以做分享)

    5月30日下午与先生通话内容:
    三个问题:
    1、这次活动成功么(只从活动本身来考虑)?
    2、薛倩师姐用2天的时间确定了活动策划和预算,预算只有总数而没有具体细节,也没有提前踩点,为什么先生会爽快地同意?如果是在两个月前做这个预算,先生还会同意吗?
    3、活动的本质?最初的毕业生旅行为什么被取消,之后孟庆阳、杨庆亚解释为什么还是不同意,而薛倩提出来先生为什么同意了?

    问题一:这次活动实事求是的说不成功,食宿以及路上堵车等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。这些很大程度上与这次旅行团负责人有关,这次活动的性价比不够。

    问题二:
    而薛倩师姐当时两天内给出预算,先生同意了。两个原因:一、当时薛倩师姐正在准备答辩,在自己很忙的情况下来领头做这件事,来承担这个责任,很不容易,先生心疼师姐;二、当时的时间原因,不足以再去详细的落实每一步。
    如果是在两个月前,两天给出预算先生是不会同意的。因为不能在自己没有踩点,没有准确信息的情况下,单纯的听旅行团的介绍来做出预算,做出活动安排,这不是一个做医生的态度。

    问题三:930活动的本质是和谁玩,而不是去哪玩怎么玩,活动的本和末要分清。
    取消最初的毕业生活动是因为活动准备舍本逐末,没有抓住重点“和谁玩”,后来孟庆阳、杨庆亚解释仍然不同意,而薛倩师姐去说却同意了,原因也是一样的,薛倩师姐换了一种思路:我们毕业生自己组织旅行,邀请先生来参加。这一下抓住了活动的本质,因此先生同意来这次毕业旅行。

    总结:
    所有的活动都应该遵循以“人”为核心,互相关爱的原则。对于团队中的新人,用活动去锻炼他们,使他们更快地成长,是一种关爱;对于薛倩师姐,由于毕业答辩,在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责任,所以先生配合她的工作,也是一种关爱。以后的活动中也要考虑到这一点。
    活动不是目的,只是手段。活动之前一定要明确为什么办这次活动,否则舍本逐末,事倍功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