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和930与我的科研成长之路



  • 遥想自己2019年初到协和时还是医学和科研双萌新,经历了这几年的努力学习与成长,虽还是小白一枚,但也收获了不少经历与成果。我的科研成长之路,多亏了协和930师兄师姐们的大力帮助。
    在最初的摸爬滚打过程中,有幸参与了梁思宇师姐组织的课题研究,与小伙伴们在人工智能的文献筛选方面进行探索,在这一创新性极强的领域首先进行系统的总结,综述protocol发表于 Systematic Reviews 杂志,并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发表最终的Meta分析;另外,相关拓展研究也帮助我成功申请到2020年北京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。
    进入临床轮转后,我的精力大多放在了临床学习上,但利用轮转间隙,我也在王凤丹师姐的指导下高效完成病例影像学Image一篇,投稿至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并成功发表。
    这几年的科研经历让我体会颇深:

    • 在目前形势下科研成果很重要,但不要把成果作为唯一目的,大牛发文章也可能耗时数年,我们更不能气馁。关注自己通过参与研究学到了、掌握了哪些技能,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。
    • 医学生时间和精力很宝贵,如果有机会可以尽量选择不同类型的研究项目,让自己在每段经历中都能有新的收获,当然前提是保证项目深度参与、杜绝蜻蜓点水。
    • 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在院校科研平台和校友、前辈的重要性,优秀且靠谱的前辈会让自己的努力事半功倍。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逼自己一把,勇于跳出comfort zone,积极报名科研招募广告帖,好好抱大腿~

    以上是我在这几年的科研成长中的一些体会,欢迎各位同道交流探讨👏 最后还要感谢协和930的王凤丹师姐、王韬师兄、梁思宇师姐和各位其他小伙伴们对我的大力帮助与指导,祝愿各位930的家人们都能在各自的科研领域长风破浪,硕果累累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