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季专访—康冠楠



  • 姓名:康冠楠
    入学年份:2012年
    专业方向:临床医学-外科学
    毕业去向:香港中文大学

    受访者:康冠楠
    采访者:蔡如意

    问:师兄是什么时候,怎么加入的930呢?
    答:我是见习的时候加入930的,到现在4年多了。最早知道930是王颖推荐的,问我愿不愿意参加一个“学术社团”,有英语角、病例讨论,还有奖学金。苏先生常常提到「缘分」,我也没曾想到颖哥短短的几句话让我和930有了这么深的「缘分」。其实颖哥说的这些都是最容易理解的930的「表侧」,也是作为萌新的我加入930时看到的内容,而感知并且认同930的「里侧」不是容易的事,表里之间常常会有冲突。930是一个充满归属感的地方,从完全陌生到把930当作出海停泊的港湾,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。我在加入930后经历了很长一段磨合期,930对于临床、科研、英语等方方面面的要求给了我不少压力,当时也很难理解。一方面是我在北医习惯了温水煮青蛙的生活,很难切身感受到先生所说的“危机感”;另一方面,归属感往往是在不断付出和融入中获得的,本身就需要很长时间来磨合。

    问:那师兄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转变观念,有融入感的呢?
    答:我是在当策略组组长的时候和先生熟悉起来的,我比较闷骚,大部分时间是先生微信找我安排事情。跟先生一点一点的交流过程中,我逐渐了解到930的「里侧」,知道了先生为什么创立的930,现在又为什么对我们有这么严格的要求。那段时间满脑子想的都是930的事情,怎么让大家更好地联络在一起,怎么让不同阶段的930成员都有更好的发展,学业之外的时间几乎全都投入在930的事情上。后来先生来北医的时候对我说:“如果当策略组组长对你有这么大的影响,那我不愿意你继续做。北医需要标杆,我要你做北医的标杆”。这番话给我很大的触动,我是在那个时候下定决心要努力在专业上做出成绩,为自己也为北医930的将来出一份力。

    问:那师兄在930期间都做过什么事呢?
    答:说实话,我当策略组组长的时候还是半个萌新的状态,尽管忙前忙后也没做出太多工作。之后2年我一直在科研组,在北医930在校生课题开展以及不同年级的科研互助上做过一些努力。当时我的科研课题刚刚起步,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想要向大佬求助,但是930博客上对于科研和临床的讨论很少,我就向先生建议创建这样一个分区,供大家分享经验、讨论交流。这些工作究竟有多大作用我也不太清楚,但是希望多多少少对大家有一些帮助。

    问:师兄在930这几年有没有什么收获呢?
    答: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。我的人生轨迹因为930发生了很大的转变,走了以前完全没有想过,但是可能更适合我的一条路。930给了我更广的眼界,让我有了像家一样的避风港,有一群能拉我的大手和我要拉的小手,这些都是我的无价之宝。

    问:那其实还是现在这条路会比较好一些?
    答:我还是比较满意现在的状态。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,适合的生活状态也不一样,我很容易被激励,前方有一个看得见的目标会让我加倍努力。先生比较戳我的是他会常常给我鼓励,跟我讲前面的路上有什么东西,告诉我世界很大,让我渐渐看清楚自己的目标。关于职业发展我和苏先生聊过很多,先生一直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,甚至会经常打电话告诉我他的想法,我非常地感激。

    问:师兄对于如何更好的融入930有什么建议呢?
    答:多参与,多付出,多交流。每个人既是大手也是小手,这个大家庭里能参与、能付出的地方有很多很多。另外,希望新加入930的同学们多和苏先生、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以及校友交流。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博客上、微信上和先生沟通,他很乐意和大家交流,希望大家都能敞开心扉、畅所欲言。同样地,任何问题都可以和930的师兄师姐、校友们沟通,积极向他们寻求帮助,一家人就是要互相麻烦的^^